close

白先勇的臺北人,不是現下的台北,是一群無法拋開過去,又不能真正活在當下的人們。

老實說我看的時候還滿小的,印象中是二哥要寫讀書心得,書單中有這本,於是我伯伯便買了(他覺得值得買)。結果事實上都是我在看。我想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臺北人,看看書裡的臺北人是如何好了,結果當然和我想的不同。看完幾篇後,心想這真的是台北嗎?怎麼會如此幽暗!現在看可能較能理解吧!

好,現在回歸主題--孤戀花。

看了原著小說、1985年陸小芬主演還有近期袁詠儀、李心潔、蕭淑慎、庹宗華演的電影及電視劇。

兩種版本都把五寶和林三郎喜歡的歌女白玉樓融合,85年版的好像就叫白玉。而且下場也不像原著裡那麼慘,滿嘴塗滿了鴉片,眼睛瞪得老大,做鬼向華三尋仇去。

白玉與三郎相戀,無奈兩人被戰火分離,原本白玉是逃出來了,但沒看到雲芳姐又衝回火場,反而因此喪命。

五寶是愛三郎的,但是自己是無法離開阿姐的,因此狠心與三郎別離,回到雲芳身邊,想不到因此鬱鬱而終。

娟娟的部分全都一樣的悲苦。脖子上發瘋母親的咬痕像是一條枷鎖緊緊纏繞著她,又被禽獸父親那樣的對待,對命運無奈但也只有順從,而後又被柯老雄看上,開始注射毒品。到了中元節,終於出了事。所有一切不好的回憶都湧上來。眼前施予獸行的人彷彿就是父親,娟娟拿起發燙的熨斗,瘋狂的砸呀砸,把柯老雄的頭砸碎。她完全瘋了,被帶到了瘋人院,只是臉上笑容反而沒那麼愁苦了。在原著裡五寶死的悽慘,有著深深的恨意,要向華三復仇,而這股恨意在中元節似乎結合到娟娟身上,讓她對自己悲慘的命運有了最大的反擊、最大的爆發,而後失序了,但似乎沒有所謂的苦樂了。

雲芳,一直是貫穿整著故事的人物,說著她身旁先後兩個女孩的遭遇。她感覺到五寶和娟娟一樣的愁苦,當然她也想保護她們,只是一切能無法改變。難道真的像娟娟說的這都是命嗎?是怎樣都無法改變的。

1985年的版本很幸運的在公視看到,之前公視星期六晚上九點會播放老電影,剛好看到這部,不過當時看是抱著輕鬆愉悅的心情來看。一來因為小說是很久以前看的劇情忘了,二來是白玉和三郎相遇時看起來很開心阿,誰知會被無情戰火破壞了呢?娟娟的命運雖悲苦,但看的時候不會覺得太過沉重,毒癮發作的時候好可怕,大爆發後回歸到臉上一個最純淨的笑容。反而像是得到一種解脫。

較新的版本,老實說我原來就很想看,也滿喜歡的,可是不得不說看了真的覺得好沉重,而且悶悶的,從一開始看就無法帶著輕鬆的心情看,隨後越來越種越來越重,看到娟娟爆發後心情還是無法放鬆。好像整齣戲都壓抑著,劇中人物從來不會有開心笑的時候。不過比較特別的是,這版本把雲芳的情感表達的較強烈,書裡沒有明確的說出是姐妹情還是愛情,這齣很明顯的說出是愛情,更加令人心疼。

電視劇版本相對而言真的比較隴長,上海的劇情好多,而且有點慢,台灣的部分相對得較明確也較快。而且如果照原著看來,到台北以後才是主軸,過去則是穿插的回憶,和當下的經歷交錯著。

會想找新版來看,只要是想看袁詠儀,不過芸芳這個腳色真的只能以無奈、無奈,還是無奈來形容。

庹宗華的三郎也很棒!對舊版的三郎印象有點淺耶!

終於打完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zj0907 的頭像
    tzj0907

    難以分類...

    tzj09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